Python 内建函数列表 > Python 的内置函数 iter
Python 的内置函数 iter() 用于创建一个迭代器对象,它可以将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元组、字典、集合等)转换为迭代器,从而支持逐个访问元素的操作。
基本语法
iter(iterable, sentinel)
- iterable:必需参数,表示要转换为迭代器的可迭代对象(如列表、字符串等)。
- sentinel:可选参数,用于指定迭代停止的条件值(主要用于自定义迭代行为)。
示例说明
- 基本用法(无
sentinel参数)numbers = [1, 2, 3, 4] num_iter = iter(numbers) # 转换为迭代器 print(next(num_iter)) # 输出:1 print(next(num_iter)) # 输出:2 - 文件逐行读取(常用于处理大文件)
with open('data.txt', 'r') as file: file_iter = iter(file.readline, '') # 逐行读取,直到遇到空字符串 for line in file_iter: print(line.strip()) - 自定义迭代终止条件(使用
sentinel) ```python import random def generate_random(): return random.randint(1, 10)
当生成的随机数等于5时停止迭代
random_iter = iter(generate_random, 5) for num in random_iter: print(num) ```
注意事项
- 如果没有更多元素可迭代,调用
next()将抛出StopIteration异常。 - 字典迭代默认返回键(keys),可通过
dict.items()等方法获取键值对。 - 迭代器只能单向遍历,无法回退或重置,遍历结束后需重新创建迭代器。
应用场景
- 处理大型数据集时节省内存(逐项读取而非一次性加载)。
- 实现自定义迭代逻辑(如条件终止)。
- 与生成器配合使用,支持惰性求值(lazy evaluation)。